ZdG安康新聞網
ZdG安康新聞網
m.jstv.com/news/2025/7/4/1390714518748880896.html ZdG安康新聞網
東漢末年,連年征戰,民不聊生。曾在朝廷擔任尚書郎的仲長統憤而下筆,寫下十余萬字的著作《昌言》,系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改革方案,并用“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來表明心志——無論所處環境是安全還是危險,都不會動搖自己的志向;無論成就事業困難還是容易,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初心。ZdG安康新聞網
ZdG安康新聞網
ZdG安康新聞網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聶文婷闡釋,“回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擔當’二字蘊含著大學問。古人擔當大事,須有‘敬德保民’的宗旨、‘當仁不讓’的志向、‘舍我其誰’的信念、‘人定勝天’的決心、‘民胞物與’的情懷、‘舍生取義’的意志,才能達到‘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的格局與境界。”
揚州大學教授田漢云指出,陽明心學特別強調知行合一,其重要方法就是在處理各種事情的過程中磨練自己。“事上磨煉”,不僅要求我們在面對困難時勇于擔當、積極應對,更要求我們在其中不斷磨礪心性和意志,自我超越。
自大禹治水 “鑿山導洪” 的洪荒之志,到東漢耿恭 “十三將士守疏勒” 的飲冰咽雪、孤城不退;從北宋王安石 “天變不足畏” 的變法革新、雖謗必行,至清末張謇 “實業興邦” 的棄官從商、走上實業教育救國之路……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志士,始終以 “為天地立心” 的脊梁扛起家國命運,讓 “險易不革其心”的精神洪流,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始終閃耀。
封沙治水 頂風冒雪
“不改變蘭考面貌,我絕不離開”
河南蘭考焦裕祿紀念館里,收藏著兩件特殊的文物——一把褪色的油紙傘,一件斑駁的雨衣。
ZdG安康新聞網
責編:王子悅|一審:許安|二審:田丕
終審: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