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鐘艷茜
當旬陽市呂河鎮冬青村的獅頭柑搭載電商快車暢銷、紅軍鎮紅軍村的“紅”“綠”產業譜出融合新曲、甘溪鎮十字嶺村的千畝桃園飄香四方……這里的每個故事都蘊含著發展的活力。以“千萬工程”為引領,由環境變革催化帶動生態變革、產業變革、社會變革,旬陽走出了一條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協同并進的成功路徑。
環境“美”起來 廣袤鄉村如詩如畫
漫步在冬青村,青山碧水環抱,屋舍儼然、產業興旺,詩情畫意與生機活力相得益彰,處處能感受到“千萬工程”的強勁脈動。
徜徉在紅軍村,10公里環境治理示范帶宛如綠色長廊,15處“五美庭院”示范點各具特色,獨具魅力的“紅色IP”熠熠生輝。
穿梭在十字嶺村,入眼皆是平整寬敞的柏油路,道路兩旁家家戶戶院落整潔有序,現代鄉村畫卷在這座和美鄉村漸次鋪展。
2024年以來,旬陽市堅持規劃引領,全域統籌、整體推進,鞏固提升5個省級示范村的建設水平,扎實推進5個示范村創建,抓實24個培育村。全市35個村實現“廁所革命”整村推進,新建和改造戶廁1811座,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5.9%。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32座,累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村119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41.32%。啟動2個鎮村容村貌整治試點,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土地“活”起來 老村落煥發新生機
環境美了,如何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通過政府的支持與引導,我們這里的環境大大改善。市上幾次大型活動在我們這里舉辦,吸引了很多游客。家里父母的一手好茶飯,讓我們的收入增加不少。”每逢周末節假日,城關鎮李家臺村的蜂農小院總是迎來許多游客。前院經營、中院住宿、后院體驗的模式,讓小小庭院不僅成了生活棲息地,更變成增收致富園。
此外,通過構建“土地流轉+經營分紅+就業增收”的利益聯結機制,村集體流轉村內閑散土地,引進企業,建成了集枇杷、草莓、大櫻桃、桃子、柑橘等以“體驗、野趣、生態”為特色的千畝水果采摘園。“核李旬夢”親子營地正式開園,親子農場、觀景臺、露天營地、云梯網紅打卡點等體驗場景,吸引了親子、研學團隊紛至沓來。村莊生態好了、環境美了,游客“不請自來”。曾經平平無奇的普通鄉村,搖身一變成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吸引著八方來客。
一棟棟老舊民房煥發新生,一塊塊閑置土地被重新激活。以“千萬工程”為引領,集生態保護、休閑娛樂、田野觀光、林果采摘于一體的鄉村生態新地標在李家臺村熠熠生輝。
產業“旺”起來 農旅融合激活增收密碼
實施“千萬工程”、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是呂河鎮的“一號工程”。該鎮以“發展有規劃、產業有特色、振興有成效”為理念,科學制定村莊規劃,堅持“一村一品”壯大主導產業。
每年冬季,呂河鎮冬青村家家戶戶的獅頭柑樹上掛滿沉甸甸、金燦燦的果實。田間地頭,“新農人”們舉著手機直播,游客穿梭林間體驗采摘。經過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該村獅頭柑種植面積達1160畝,年產340多萬斤,戶均年收入8萬元。“冬青獅頭柑”是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農產品,多次在楊凌農高會上榮獲金獎,果品通過“兩品一標”認證,并成功注冊“冬青村”商標。當地建設電商服務中心,打通物流渠道,將采摘季與文化、旅游、農產品銷售有機融合,既吸引游客走進鄉村,又推動獅頭柑“走出屏幕”,讓游客盡興,也讓果農增收。
無獨有偶,幾十公里外的仁河口鎮水泉坪同樣深耕特色產業。千畝油菜花海與十里稻花飄香實現糧食與風景共生,催生鄉村旅游精品路線,衍生一批特色民宿,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的路徑。
鄉風“淳”起來 黨群連心筑牢治理堡壘
好政策有了,如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把村莊院落、房前屋后打掃干凈,就能獲得積分,還能兌換物品。現在大家都積極配合各項工作,一起塑造新民風。”紅軍鎮紅軍村的治理創新同樣令人稱道。
通過織密8個紅色網格,建立“紅色鄉賢”議事點,弘揚十大“金牌”家風,定期召開院落會,紅軍村通過問需、問計、問效,讓群眾說事議事、干群合力干事,構建黨建引領、干群同心、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60余件民生實事溫暖民心,“四位一體”調處中心實現矛盾化解率100%、創下連續十三年“零非訪”紀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治理模式。
暮色漸濃,太陽能路燈次第亮起,照亮甘溪鎮十字嶺村的村道。村民們三三兩兩,走向新建黨群服務中心門前的廣場納涼,幸福生活觸手可及。“村上幫忙收拾好了大環境,我們更應該自覺打理好小家庭!”村民楊居勇樸實的話語,道出了觀念的轉變。比環境提升更深層次的,是村民思想觀念的革新。該村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從辦好民生“小事”入手,將人居環境整治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黨員干部帶頭傾聽民意,讓村民成為村莊建設的“主人翁”,營造戶戶出力、人人參與、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政府引導與群眾主動參與形成合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一座座村莊干凈整潔,一項項產業蓬勃發展,一張張笑臉幸福洋溢……在旬陽大地,處處都能感受到“千萬工程”經驗帶來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勁脈動。從環境蝶變到基層善治,從產業破局到集體增收,“千萬工程”之筆正勾勒出和美鄉村的壯麗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