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尹正華
驕陽似火的七月,走進嵐皋縣石門鎮芙蓉村林麝養殖基地,一排排圈舍整齊有序,一只只林麝皮毛順滑,時而閉目養神,時而上躥下跳,一幅生機盎然的生態養殖畫卷在眼前徐徐鋪展。
林麝被譽為中藥材里的“軟黃金”,所分泌的麝香藥用價值極高,養殖潛力巨大。近年來,石門鎮精準定位產業發展方向,依托芙蓉村海拔適宜、林草豐茂、氣候溫潤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將林麝作為重點產業大力發展;匾M并應用先進養殖技術,精細化管理林麝的飲食、衛生等條件,并實時監測其日;顒蛹敖】禒顩r,預計今年底養殖規模將達200余只。
在該鎮雙豐村魔芋種植園區,得益于近日雨露滋養,一株株綠油油的魔芋幼苗茁壯生長,田間地頭綠意盎然。村民們正搶抓農時,有條不紊地進行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管護作業。同時強化栽植技術指導,為魔芋豐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為推動魔芋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該鎮采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企業主體+脫貧戶”聯合發展模式。通過大田種植、林下套種等方式,不斷擴大種植面積,持續延伸產業鏈條,積極拓寬產品銷路,聚力做大做強魔芋產業。目前,全鎮8個村發展魔芋種植面積1400余畝,昔日“土疙瘩”正蛻變為群眾增收的“金元寶”,有力夯實了致富根基。
在該鎮小溝村中藥材種植基地,村民們正搶抓農時節令,在田間埋頭勞作,為黨參苗進行鋤草、施肥、松土等作業,確保苗木茁壯成長。翠綠的黨參苗在微風中搖曳,清新的草藥香氣彌漫田間,呈現出一派繁忙的夏日管護景象,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為持續壯大中藥材產業,該鎮積極引進能人大戶,發揮其示范帶動效應,廣泛吸納周邊群眾進園務工,有效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同時在產業延伸上下功夫,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拓展銷售市場。目前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4000余畝,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園區務工、產品增值等多渠道實現增收。
在該鎮大河村生態流水養魚基地,魚塘建設現場一片繁忙;爻浞掷卯數貎炠|山水資源,采取村集體資金入股方式發展,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規范養殖技術,并加快魚塘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推動生態漁業向標準化、規范化、高效化發展。
該鎮緊扣全縣打造“鱘魚之鄉”目標,堅持“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主體+群眾”聯合經營模式,積極引入村集體發展資金,實現互利共贏、風險共擔。預計今年底,鱘魚養殖產量將突破50萬公斤,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石。該鎮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緊緊圍繞縣域“4+X”特色產業體系,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因地制宜、精準發力,持續壯大林麝、魔芋、茶葉、中藥材、獼猴桃、烤煙、地膜洋芋等特色產業,有力推動鎮域特色產業補鏈強鏈、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