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孫智琴 連山林)今年5月是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為進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市司法局牽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民法典系列宣傳活動,再次掀起民法典學習宣傳熱潮。
該局以企業為重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以“民法典進企業”為重點,組織“八五”普法講師團和骨干律師深入企業宣傳普及民法典、民營經濟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組織干部職工和企業員工參加“民法典進企業”公益大講堂活動,市司法局聯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安康高新區開展“民法典進企業”活動,旬陽市司法局牽頭組織在旬陽卷煙廠開展“民法典進企業”宣傳活動,石泉縣司法局為100余名企業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開展法治專題培訓,嵐皋縣司法局舉辦“民法典進企業”暨政策法規培訓班,平利縣司法局聯合縣工商聯開展“送‘典’進商會 服務促發展”活動,全市各地各有關部門共開展“民法典進企業”活動150余場次,推動提高企業誠信守法經營意識和能力,助力企業防范化解風險、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以校園為陣地,撐起青少年法治晴空。青少年是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市司法局聯合市教體局走進安康中學初中部、市初級中學、市第二幼兒園、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安康高新三小等學校,通過案例剖析、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等形式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進一步增強了民法典宣傳的趣味性和實效性。市關工委聯合漢濱區教體局在漢濱初級中學舉行第五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陜西省關工委法治報告團送法進學校公益巡講活動,安康中院走進市第一小學開展“天平護航 與法童行”校園普法活動,安鐵法院聯合漢濱區初級中學開展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暨法院開放日活動,全市累計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360余場次,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以媒介為載體,打造沉浸式普法模式。聯合市融媒體中心在《與法同行》欄目中對民法典人格權編、合同編等內容進行以案釋法,市、縣司法局聯合融媒體平臺制作民法典短視頻、動漫、公益廣告等融媒體產品47個,依托門戶網站、“兩微一端”、視頻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利用廣場、公園、主要街道的LED顯示屏以及交通工具多媒體、樓宇視頻等載體,全方位、多角度宣傳民法典,讓民法典宣傳“聲”入人心。同時,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中心和法治文化陣地的示范引領作用,漢陰縣在村(社區)廣場設置法治文化長廊,以“法典墻”“案例欄”吸引群眾廣泛參與;白河縣將民法典知識融入“戲曲進鄉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各縣(市、區)組織社區居民、企業職工、學校師生等不同群體走進法治宣傳教育中心、法治文化陣地沉浸式學習法律知識,法治文化進一步走進群眾日常生活。
以需求為牽引,推動全領域學法用法。圍繞“一月一主題”,結合不同群體法律需求,在全市廣泛開展民法典進機關、進單位、進鄉村、進社區等“全民共學民法典”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領導干部“關鍵少數”的示范帶動作用,各級各單位通過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舉辦民法典講座、開展旁聽庭審等形式加強民法典學習。積極推動民法典深入基層、深入鄉村,市婦聯、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聯合開展“巾幗普法鄉村行”主題宣傳活動,紫陽縣以“院落嘮家常”的形式將民法典宣傳融入百姓日常對話,各縣(市、區)在集市開設“法治攤位”、開展有獎競答等活動,全市1.5萬余名“法律明白人”收看“我是法律明白人”民法典專題節目,法治宣傳活動正以最接地氣的方式走進千家萬戶。